冬旱及兹雪,都人销百忧。
墙根有宿草,余绿尚去秋。
新阳解薄冰,大润升介丘。
夜闻窗响纱,高云正绸缪。
明旦天津望,寒花翳川流。
宫中圣人喜,疠气一夕收。
史占上日祥,知欲遍九州。
敢任肉食谋,官闲欣岁休。
虽无山阴船,穷巷窘若囚。
却幸葛翁来,汤饼有麦牟。
孔侯金闺彦,平昔慕追游。
延阁排霄起,登临忘我愁。
何当联辔镮,城苑佳气浮。
春郊日可望,桑野听行讴。
次韵孔著作常父馆中喜雪。宋代。晁补之。 冬旱及兹雪,都人销百忧。墙根有宿草,余绿尚去秋。新阳解薄冰,大润升介丘。夜闻窗响纱,高云正绸缪。明旦天津望,寒花翳川流。宫中圣人喜,疠气一夕收。史占上日祥,知欲遍九州。敢任肉食谋,官闲欣岁休。虽无山阴船,穷巷窘若囚。却幸葛翁来,汤饼有麦牟。孔侯金闺彦,平昔慕追游。延阁排霄起,登临忘我愁。何当联辔镮,城苑佳气浮。春郊日可望,桑野听行讴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 ...
晁补之。 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上南行十二首 其四。元代。方回。 七里南山边,更作三里程。十里旧榷界,双桥酒有声。身老友朋尽,事殊时代更。茅店迷处所,饮徒眠九京。
相思引 其二。宋代。袁去华。 晓鉴燕脂拂紫绵。未忺梳掠髻云偏。日高人静,沈水袅残烟。春老菖蒲花未著,路长鱼雁信难传。无端风絮,飞到绣床边。
会陈亨父。明代。顾璘。 西园虚阁对高林,闭户焚香养道心。胜地几年频怅望,归帆千里一开襟。云深独鹤萧萧舞,海近寒龙细细吟。明月倚阑无限兴,莫因人世叹浮沉。
冬日杂兴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王夫之。 零露润枯桑,运回辞故枝。栖禽深婉昵,欲与终因依。竟夕不相保,何况延晨吹。晶宇垂玉绳,瑶光空陆离。幂历千万里,含心当语谁。顾影追畴昔,韶风漾芳时。下映清江渌,上承灵雨飞。时哉不再觌,群情自纷疑。讵知幽悄怀,时为梦中期。佳序还在目,荣光亘葳蕤。
和育王十二题·明月台。。李覯。 月色固无改,台基亦不坏。嗟哉翫月人,古来谁更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