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公爱康乐,为我开禅关。
萧然松石下,何异清凉山。
花将色不染,水与心俱闲。
一坐度小劫,观空天地间。
客来花雨际,秋水落金池。
片石寒青锦,疏杨挂绿丝。
高僧拂玉柄,童子献霜梨。
惜去爱佳景,烟萝欲瞑时。
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。唐代。李白。 远公爱康乐,为我开禅关。萧然松石下,何异清凉山。花将色不染,水与心俱闲。一坐度小劫,观空天地间。客来花雨际,秋水落金池。片石寒青锦,疏杨挂绿丝。高僧拂玉柄,童子献霜梨。惜去爱佳景,烟萝欲瞑时。
就像慧远公喜爱谢灵运一样,昌禅师也喜欢我,并为我开启禅关。
坐在萧疏的松石上,就像坐在佛教圣地清凉山。
花空色不染,心与水俱闲,全身空净。
一坐禅关就是一小劫,天地无一实在。
正值你读经读得天花雨纷纷飞落之时,我来做客,秋水清落而池塘金底显见。
青色锦垫铺在条石上一片清凉,杨树上挂着疏稀的绿叶。
高僧你手挥白丝玉柄拂尘,童子为你献上秋天的霜梨。
现在虽然是黄昏时刻,萝藤笼烟,爱你山池佳景而不忍心离去。
⑴《唐书·百官志》:大理寺,有评事八人,从八品下。
⑵《莲社高贤传》:谢灵运为康乐公主孙,袭封康乐公。至庐山,一见远公,肃然心服,乃即寺筑台,翻《涅槃经》,凿池种白莲。时远公诸贤同修净土之业,因号白莲社。
⑶《历代三宝记》:即立禅关于闲旷地。
⑷《法苑珠林》:代州东南五台山,古称神仙之宅也。山方三百里,巉岩崇峻,有五高台。上不生草,唯松柏茂林,森于谷底,地极严寒多雪,号曰清凉山。经中明文殊将五百仙人往清凉山说法,即斯地也。所以古来求道之士,多游此山,遗窟灵迹,即目极多。胡三省《通鉴注》:五台,在代州五台县,山形五峙,相传以为文殊示现之地。《华严经疏》云:清凉山者,即代州雁门五台山也。岁积坚冰,夏仍飞雪,曾无炎暑,故曰清凉。五峰耸出,顶无林木,有如垒土之台,故曰五台。
⑸《释迦方志》:索诃世界,一大劫中,千佛出世,寻夫劫波之号,不可以时数推之。假以方石芥城,准为一期之候。中含四大中劫,谓成、住、坏、空也。如从十岁增至八万,复从八万至于十岁,经二十反为一小劫,二十小劫为一成劫,以年算之,则经八千万万亿百千八百万岁也,止为一小劫耳。《隋书》:每佛灭度,遗法相传,有正、象、末三等淳漓之异,年岁远近,亦各不同。末法已后,众生愚钝,无复佛教,而业行转恶,年寿渐短,经数千百载问,乃至朝生夕死。然后有大水、大火、大风之灾,一切除去之,而更立生人,又归淳朴,谓之小劫。每一小劫,则一佛出世,《法华经》:大通智胜佛破魔军已,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而诸佛法不现在前,如是一小劫,乃至十小劫,结跏跌坐,身心不动。偈曰:世尊甚希有,一坐十小劫,身体及手足,静然安不动。
⑹《涅槃经》:观一切法,本性皆空。僧肇《维摩诰经注》:二乘观空,惟在无我,大乘观空,无法不在。
⑺《法华经》:是时天雨曼陀罗花、摩诃曼陀罗花、曼殊沙花、摩诃曼殊沙花,而散佛上,及诸大众。
⑻《弥陀经》:七宝池底,纯以金沙布地。梁元帝诗:“飘花拂叶度金池。”
⑼玉柄,谓尘尾。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...
李白。 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题广孝别室得凫字。明代。刘宗周。 泽畔行吟起宿凫,旅情嘹唳带僧孤。不辞累月留方丈,那惜浮生过辘轳。小径暗荒筠作杖,新巢先落燕将雏。繁华莫问前朝事,止许西来度一芦。
宇文子贞至驿为松江诸邑田粮事赋古诗二章增之。元代。孙华孙。 朝行谷水东,暮行谷水西。谷水日日流,驿舟日日来。驿舟来不已,波浪日日起。朝行谷水西,暮行谷水东。傍人指驿舟,舟中有春风。春风吹谷水,照见桃与李。
瞻六堂即事十首 其八。明代。罗万杰。 阅物一双醒眼,藏身数卷奇书。休言世事蕉鹿,输与神仙蠹鱼。
撷芳词 秋柝。清代。周贻繁。 徵轮静。西风劲。一杯清醑浇愁兴。离怀弱。香衾薄。有何纷扰,为谁惊觉。柝。柝。柝。更筹永。银釭冷。欲眠无寐声声警。山城角。街檐落。鸣鸡相和,暮蛙频学。阁。阁。阁。
鲍融州病足叩谒适遇孝若示融州菊诗和篇次韵。宋代。许及之。 不见融州夏涉秋,居然款对豁羁愁。犹存尊足怜同病,不击虚舟任打头。久待一州当敛惠,终烦诸野要营求。我今不啻便应足,独恨於君百未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