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乐游原

登乐游原朗读

长空澹澹孤鸟没,万古销沉向此中。

看取汉家何事业,五陵无树起秋风。

译文

天空广阔无边鸟儿消失天际,古时的遗迹消失在这荒废的乐游原里。

想要报效祖国建功立业,那五陵的数目都在那萧瑟而秋风中。

注释

乐游原:古地名,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内大雁塔东北,是当时有名的游览胜地。

澹澹:广阔无边的样子。

没:消失。

销沉:形迹消失、沉没。销:同“消”,消散,消失。

此中:指乐游原四周。

事业:功业。

五陵: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,分别为汉高祖刘邦的长陵,汉惠帝刘盈的安陵,汉景帝刘启的阳陵,汉武帝刘彻的茂陵,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。约位于现在的西安市西北。

无树:即每棵树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罗时进.杜牧集.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07:181-182

登乐游原创作背景

  国家正值战乱之际,诗人因奸人诬陷被贬,内心惆怅,来到乐游原,看到眼前这曾经繁华的园林已经衰败不堪,内心感慨,作此诗抒怀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志艳.生命感悟:摘取古代中国的文学桂冠 (上卷).北京:北京燕山出版社,2008:101-102

  “长空澹澹孤鸟没,万古销沉向此中。”上联描写了乐游原的景色,渲染了凄凉的气氛。登临乐游原,只见孤鸟远飞;沧海桑田,人事变迁,惟有长空永在。寓情于景,情景交融,体现了诗人对物是人非,夕盛今衰的感慨之情,对执政者的劝勉忠告。诗人在此展示了永恒的宇宙对有限的人事的销蚀,深感人世盛衰、兴亡迭代、终在无限的宇宙中归于寂灭,可见诗人感慨之深。

  “看取汉家何事业,五陵无树起秋风。”下联萧瑟凄凉,衰败的景色使诗人对历史的风云变幻,人世沧桑发出由衷的感慨。诗人从纵横两方面,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,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,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。用典的修辞手法,凝练含蓄,反用汉武帝《秋风辞》“秋风起兮白云飞飞意”,言汉朝之英雄伟业皆已成历史陈迹,诗人内心对报效祖国,建功立业,驱除侵略者抱有崇高的爱国热情,感喟之情极深。

杜牧
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代诗人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 ...

杜牧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卖药囊中况有钱,长桑亲诀旧曾传。心知肘后岐黄秘,老向人间草木年。

杏满香林澄夕露,桔垂秋井漾寒泉。祗今黄发青山里,无那看云日醉眠。

()

我家黄山百里远,两峰插天翠如剪。

归心久落故溪云,柁转不由船不转。

()

镇淮楼下旌旗,晶明辉映云山阁。宸旒倚重,折冲千里,无逾秋壑。缓带轻裘,纶巾羽扇,从容筹略。使毡裘胆破,丁宁边吏,无生事,空沙漠。
二十四桥风月,称断楼、卷尽帘箔。绂麟华旦,饱吟玉蕊,款簪金药。驿骑朝驰,宝鞍卖赐,御筵宣押。更赐环促如,中书入令,作汾阳郭。

()

举手攀南半,移身倚北辰。

出头天外看,须是个般人。

()

汉诗十九首,不复辨名氏。苏李及枚乘,伯仲之间耳。

当时尚词赋,六义谁作意?虽非大雅言,颇有风人致。

()

愿乞金刚四座高,长年一册压方袍。问人每爽朱提约,在我殊怜白首劳。

念佛有时行玉兔,抡材真欲踞金鳌。神宗旧事偏能忆,閒共诸僧说海涛。

()